【五經普小知識】經普知識問答
作者:
來自:
時間:2023-12-19 16:10:00
什么是“五經普”?
經濟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與人口普查、農業普查組成三大周期性全國普查項目。經濟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與人口普查、農業普查組成三大周期性全國普查項目。經濟普查是對我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規模、結構和效益等情況進行的全面調查。《全國經濟普查條例》規定,經濟普查每5年進行一次。2023年將開展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簡稱“五經普”)
02
為什么要進行“五經普”?
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統籌開展投入產出調查,全面調查我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規模、布局和效益,摸清各類單位的基本情況,掌握國民經濟行業間經濟聯系,客觀反映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創新驅動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的新進展。通過普查,進一步夯實統計基礎,推進統計現代化改革,為加強和改善宏觀經濟治理、科學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科學準確的統計信息支持。
03
“五經普”的普查對象是什么?
普查對象是我國境內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按照《普查單位劃分規定》界定。
04
“五經普”的普查范圍是什么?
05
“五經普”的內容?
普查內容主要包括普查對象的基本情況、組織結構、人員工資、生產能力、財務狀況、生產經營、能源生產和消費、研發活動、信息化建設和電子商務交易情況,以及投入結構、產品使用去向和固定資產投資構成情況等。
06
“五經普”的時點和時期?
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23年12月31日。普查登記時,時點指標填寫2023年12月31日數據,時期指標填寫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數據。
07
普查對象如何支持與配合普查?
《全國經濟普查條例》規定:(一)經濟普查對象有義務接受經濟普查機構和經濟普查人員依法進行的調查。(二)經濟普查對象應當如實、按時填報經濟普查表,不得虛報、瞞報、拒報和遲報經濟普查數據。(三)經濟普查對象應當按照經濟普查機構和經濟普查人員的要求,及時提供與經濟普查有關的資料。
08
對普查中獲取的單位和個人資料如何管理?
《全國經濟普查條例》規定:(一)各級經濟普查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對在經濟普查中所知悉的國家秘密和經濟普查對象的商業秘密、個人信息,應當依法履行保密義務。(二)經濟普查取得的單位和個人資料,嚴格限定用于經濟普查的目的,不作為任何單位對經濟普查對象實施處罰的依據。
09
普查對象哪些行為將會受到行政處罰?
《全國經濟普查條例》規定:經濟普查對象(個體經營戶除外)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予以通報;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依法給予處分:(一)拒絕或者妨礙接受經濟普查機構、經濟普查人員依法進行的調查的;(二)提供虛假或者不完整的經濟普查資料的;(三)未按時提供與經濟普查有關的資料,經催報后仍未提供的。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有前款所列行為之一的,可以并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并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個體經營戶有本條第一款所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并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