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在這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東沙河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向廣大干部群眾,向所有關心支持東沙河街道、高鐵新區發展的各級領導、各界人士致以新年的問候和美好的祝福!向節日期間奮戰在生產一線、堅守在工作崗位的同志們致以親切的慰問和誠摯的敬意!
樂哉今歲事,天末稻云黃。回首2024,我們步履鏗鏘、砥礪前行,拼得很努力,干得很出彩。一項項扎實有效的舉措,一場場如火如荼的活動,一組組引人矚目的數據,一串串催人奮進的碩果……繪就了“中華善城新地標、產城融合新高地”日新月異的精彩畫卷。
我們共塑了新優勢,項目建設提速進位。突出“產業帶動、空間突破、全域振興”,中材科技、魯班數控、山東一機等項目建成投產,中央商務區CBD、山東英特利、大昌盛等項目正加速建設;欣旺達新型儲能制造、再生工廠項目正在進行主體施工,仁爍光能、臺灣崴立等頭部企業“卡位入鏈”;沿荊河路3棟商務寫字樓正在進行基礎施工,聯迪創客小鎮已有中鐵四局、柏菲酒店等多家客商入駐裝修;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文化博物館即將進入實施階段,同步規劃會展中心、科創主題街區、旅游度假中心等,集產學游一體。
我們共燃了新引擎,產業聚集提質增效。大力實施“強工興產、項目突破”攻堅行動,精準招引符合產業發展定位的大項目、好項目,完成簽約開工過億元項目6個,其中過10億元以上項目1個,成功承接省、市重點項目開工現場會。全鏈條、全要素、全周期、全流程服務,協調解決文勘、環評、土地指標等問題,全力做好拆遷征地、附著物清表等工作,保障項目建設用地4000余畝,魯班科創園、新能源產業園等總投資460億元的29個重點項目進展順利。
我們共筑了新風貌,城市品質提檔升級。臨湖大道、呈祥大道、孟嘗君路、善城大道跨京臺高速立交樞紐等多個路網項目及市政管線配套建設全面推進,棗莊工程技師學院明年招生,滕州中醫醫院快速建設,優質公共服務能力不斷提升。聯迪春和景明、供銷尚水祥云等高品質住宅建設迅速,進一步滿足群眾改善型高端住房需求。以河流為脈、公園引領、綠道串聯,實施荊河上游、漷河、小洪河綜合治理,建成荊泉公園、荊河東路“善文化”綠化廊道等,規劃墨子湖生態景觀帶,構建綠色之城,提升宜居指數。
我們共啟了新生活,民生保障提標擴面。依托“棗解決·棗滿意”平臺、12345政務熱線等,積極回應群眾關切,精準聚焦人居環境、社會幫扶等公共服務領域,累計投入380余萬元,實施各級民生實事120余件,推動農村道路大中修、村級衛生室提升、教育教學環境改善等打基礎、管當前、利長遠的民生項目落地落實。建設尚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探索嵌入式服務模式,優化網格管理,推進多元共治,牢牢守住安全生產、風險防范等發展底線,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創新“1+7”提高執行力工作機制,落實“紅黃藍”亮屏公示、日報告周總結、比學趕超月觀摩等制度,用干部實干實績換取群眾幸福指數。
豐年人樂業,隴上踏歌聲。回首2024,我們風雨兼程、一路同行,走得很堅定,過得很充實。一張張堅毅的臉龐,一個個拼搏的晝夜,一幕幕感人的場景,一場場艱苦的硬仗……無數個平凡的“你我”,成就了不平凡的“我們”!每一處變化、每一點進步,每一項榮譽、每一份成績,都飽含著大家的心血和汗水,詮釋著“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戰斗”的新時代東沙河精神。我們以各自的方式,闖過了各自的難關,囊括了各自的收獲,積淀了各自的感動,每個人都是奮進者,每個人都是拓荒人。讓我們一起為自己點贊、向自己致敬!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展望2025,我們既有“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快慰,也有“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激動。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我市加快“強工興產、項目突破”的關鍵之年,也是東沙河、高鐵新區加快發展勢在必為、大有可為的重要一年。機遇與挑戰并存,責任與擔當同在。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定再出發的決心,增強更出彩的信心,跑好“接力賽”、跑出“加速度”,擊鼓催征、奮楫揚帆向未來。
我們將走好“高質量發展”首要一步,打造未來產業新高地。堅持“以產興城、先產后城、產城融合”發展思路,加速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鞏固“穩”的基礎,激發“進”的動能。發揮高鐵新區項目落地主陣地作用,扎實開展“企業滿園”三年攻堅突破行動,邊盤活邊招商、邊建設邊招商,以項目聚產業,以產業促發展。注重內涵式發展,深化“一企一策”培育幫促,大力實施“一擴兩新”行動,助推企業擴規模、提效益。
我們將用好“高品質興城”重要一招,打造未來城市新地標。堅持“精致城市”理念,把聚商機、集人氣作為產城融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精細規劃生產、生活與生態空間,協同推進七大功能片區建設,同步完善道路管網、教育醫療、休閑養老等公共服務配套,不斷增強城市承載力、吸引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我們將扣好“高效能治理”關鍵一環,打造未來生活新范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勤勤懇懇、扎扎實實的工作,成就家家戶戶的“小愿景”、實現老老少少的“新期盼”。聚焦基本公共服務成效提升,著力辦好教育、醫療、養老、住房、就業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實事,讓老百姓的日子更有盼頭、更有奔頭。推動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同向發力、同頻共振,探索善治、共治、數治等基層治理新模式,護航高質量發展。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展望2025,我們既要有“扶搖直上九萬里”的豪情,也要有“千磨萬擊還堅勁”的意志。新的一年、新的征程、新的使命,需要每一個“你我”義無反顧、砥礪前行,需要每一次“我們”眾志成城、同舟共濟。2024,我們一起扛過來、拼過來、闖過來;2025,我們一起再蓄力、再出發、再攀高!讓我們攜起手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續寫“中華善城新地標、產城融合新高地”全面起勢新篇章!
祝愿偉大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祝愿全市人民幸福安康、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