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春暉近,日月開新元。值此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我謹代表滕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全體干部職工,向一直以來關心、支持我市人社事業發展的各級領導、社會各界朋友致以最衷心的感謝和最誠摯的祝福!愿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人社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強工興產、項目突破”攻堅行動,強化擔當抓落實,履職盡責、主動作為,獲評全省工傷保險待遇專項整治工作表現突出單位,滕州市成功入選2023年度山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最具吸引力”縣城10強榜單,位列全省第四,進一步開創了全市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這一年,我們全力以赴穩就業,抓好民生之本“頭等事”。2024年全市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5萬人,超額完成省定目標。大力實施“榴棗歸鄉”工程,舉辦各類主題招聘活動119場,累計提供3600余家次用人單位約3.8萬余個就業崗位。撥付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補貼1969.37萬元,惠及全市5.63萬名職工??v深開展“社區微業”行動,2024年全年,全市累計開展各類技能培訓6700余人次,幫助2000余名居民實現“家門口”就業。穩妥實施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全市已累計開發城鄉公益性崗位 23793個。
這一年,我們堅定不移強保障,兜牢民生發展“安全網”。按時足額發放各項社保待遇45.49億元。充分發揮工傷保險對特定人群的兜底保障作用,建成棗莊市首座“工傷預防”主題公園,累計撥付工傷保險待遇3300余萬元。大力推廣“E善居保”微信小程序,實現居民養老保險業務“三級貫通、一掌通辦”。持續加大社會保障卡推廣力度,積極拓展社保卡應用場景,實現憑卡乘公交、逛文化場館的場景應用。
這一年,我們千方百計聚人才,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成立滕州籍高校畢業生服務站、“強工興產”滕州優秀學子(校友)聯盟,雙向開通“山東滕州—高校人才直通車”,全年共引進博士28人、海外留學人才37人、青年人才10952人。推行企業自主評價、新型學徒制和“金藍領”培訓,全市新增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泰山產業技能領軍人才1人、省技術技能大師3人、齊魯首席技師4人、省技術能手11人,培育高技能人才8250人。強化人才服務陣地建設,組織成立滕州市高層次人才服務聯盟,全力打造“近悅遠來”的尚賢愛才之城。
這一年,我們多措并舉促和諧,打響勞動維權“持久戰”。高效處置各類投訴舉報線索5000余起,協調解決率在90%以上。不斷加大違法用工行為打擊力度,立案查處各類違法案件400余起,法定時效內結案率達100%。深化“聽竹”工程建設,提升簡易勞動爭議處置效率,互聯網平臺累計受理調解申請196起,按期辦結率和調解成功率均達100%。優化仲裁辦案模式,累計受理各類勞動爭議案件981件,法定時效內結案率達100%。
2025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收官之年,是將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縱深的攻堅之年,也是我市“強工興產 項目突破”的關鍵之年。身為肩負重大民生保障職責的部門,我們將秉持 “時不我待,奮楫篤行” 的精神,聚焦重點、突破難點、打造亮點,為城市發展與民眾福祉筑牢堅實保障。
一是完善就業優先戰略,提升就業服務精度。深入實施“榴棗歸鄉”工程,健全“招、育、留”的全鏈條就業保障體系,加密開展“春風行動”、直播帶崗等專項招聘活動,用足用好“棗工快遞”用工服務平臺,為企業和求職者搭建全時段、全方位的供需服務平臺。落實高校畢業生去向登記等服務制度,確保2025年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聯系服務率100%。
二是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強化民生保障效能。落實落細、穩步推進各項社會保險制度改革。暢通各項社保待遇申撥、發放環節,全力確保各項社保待遇按時足額發放到位。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穩崗返還、技能提升補貼等政策。繼續推廣應用“E善居保”小程序,全面提升社保業務經辦效能。
三是完善人才引育鏈條,加快人才匯聚速度。持續拓寬人才來源渠道,強化人才服務重點產業、重點項目能力,鼓勵支持用人單位加強博士后等人才平臺建設,吸引集聚國內外高端人才,擴大創新創業人才隊伍規模。持續加強部門間的“橫向溝通”,暢通人才服務“綠色通道”,全面營造“內育外引”的人才服務生態,提升人才服務質效。
四是筑牢和諧穩定防線,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力度,依法規范用人單位的用工行為。加大根治欠薪處置力度,暢通勞動者維權渠道,嚴肅懲戒勞動保障領域失信行為。堅持關口前移,強化源頭預防,繼續深化勞動人事爭議“聽竹”工程。引導企業健全完善內部協商機制,大力提升基層調解組織解紛能力,確保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