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空蛇舞龍退隱,春意萌動逐蘇醒。過去一年,我們在崢嶸歲月中初心如磐,在使命召喚下勇攀高峰。新的一年,我們將在砥礪前行中懷夢逐夢,在接續奮斗里續寫華章。在這新春佳節到來之際,滕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帶著滿滿的溫情與希望向全市人民致以新春的問候和誠摯的祝福!
2024年,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重點項目落地見效年”要求,緊緊圍繞市委“1523”總體工作思路,聚焦“強工興產、項目突破”攻堅行動,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抓手,推動我市政務服務質效再提升,持續優化我市營商環境,全年辦理行政審批業務8.66萬余件,為推動我市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政務服務保障。
過去一年,我們堅持創新賦能,全力營造更優營商環境
多方協同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專題研究,出臺《滕州市深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工作實施方案》,明確8家牽頭部門,圍繞“流程再造、集成服務”,聚焦“化機鋰醫數”五大產業和“工建農服旅”五大板塊,形成我市62項“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案咝мk成一件事”改革在提升政務服務效能上成效明顯,62個“一件事”事項辦理環節平均壓縮65%、辦理時限平均縮短76%、提交材料份數平均減少54%。我市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代表棗莊市在全省政務服務領域業務培訓會上進行了“云游大廳”直播展示。具體做法得到省政管辦充分認可,并得到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聯合調研組高度肯定?!案咝мk成一件事”改革相關工作經驗及服務項目案例,在新華財經、山東新聞頻道、學習強國、棗莊新聞頻道等棗莊市級以上媒體報道16篇(次)。多點發力探索創設更多滕州實踐案例。牢牢把握營商環境重點領域,堅持點上創新突破、面上拓展提升,以點帶面激活政務服務“新動能”,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更多滕州經驗。我市創新實施的“市政工程項目開工一件事”融合城市道路、橋梁、水電氣暖信等市政管道手續打包辦理,破解了市政工程項目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等審批手續的難題,入選山東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2024年度“揭榜掛帥”任務清單;由我市提供審批基礎數據,協助棗莊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推進的省工改“揭榜掛帥”任務——“加強工程審批系統數據分析”,現已取得較大進展;“優化金融服務流程高效辦成新開辦企業銀行開戶一件事”,被評為全省企業準入退出領域優秀案例在全省推廣;“開辦道路運輸企業一件事”被選作棗莊市級案例上報省交通運輸廳;“全程電子化高效辦成重點項目企業開辦一件事”獲評棗莊市行政執法精品案例;在棗莊市社會事務領域“業務大練兵、崗位大比武”決賽中,我局三個參賽節目分獲團體項目一等獎、三等獎和個人項目三等獎;《人力資源服務一件事,助力“榴棗歸鄉”》案例被評為棗莊市“高效辦成一件事”暨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并在展演活動中榮獲二等獎;在棗莊市全媒體政務服務類直播節目《政務服務面對面》中,我市在首期區(縣)節目上線,直播展示政務服務滕州經驗。多措并舉持續規范公共資源交易。升級完善全流程電子化招標投標交易系統辦事流程,暢通在線質疑和網上投訴渠道,全面實現交易“一網通辦”、信息“一網公開”、監管“一網覆蓋”。充分發揮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公共服務職能,提高公共資源合理化配置能力。在棗莊市率先實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評標階段招標代理機構工作人員退出評標室機制,進一步提升服務規范化水平。廢舊物資交易、農村集體“三資”交易等工作成效顯著,“跨?。ㄊ校┞搫印边h程異地評標模式邁入常態化階段。馬河水庫等4座水庫供水特許經營權出讓項目為棗莊市首例水權交易,創新了“特許經營權”交易新形式。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全年完成開評標項目587個,成交金額183.08億余元,為發標方節約資金10.31億余元;特許經營、集體資產出租等項目94個,成交金額14.82億余元,為發標方增收484.78萬余元。
過去一年,我們堅持需求導向,全心提供更佳辦事體驗
著力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按照“應進必進”原則,高標準完成1491項依申請類事項“一窗受理”統計組件填報,協調推進全市“7+1”類(行政許可、行政確認、行政給付、行政裁決、行政獎勵、行政備案、其他權力事項+公共服務)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三進”工作。線上線下多渠道公開政務服務事項清單。通過整合窗口職能、簽訂(修訂)委托代收協議、新設辦事窗口等方式,實現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進廳率100%。加大辦事環節精簡和流程再造力度,提升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深度,全市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可網辦率達100%,可全程網辦率達99.53%。編制《政務服務領域“無證明辦事”工作規范指引》,從工作背景、實現方式、實施過程、要素支撐、法律效力與責任、保障措施等六個方面,規范政務服務領域“無證明辦事”。編制部門證明事項實施清單292項,歸集并公示本年度行政許可決定信用信息4.00萬余條,匯總行政執法數據9.18萬余條,其中,通過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辦理行政事項1.87萬余件,減少申請人提供證明材料1.88萬余份。加力完善政務服務自助辦理形式。上線網頁版政務服務智能問答機器人“e善城·滕小政”,歸集滕州市級1452個事項、1.71萬余條辦事問題答復信息,24小時在線為群眾提供判斷精準、應答專業的智能服務。在市政務服務中心10個服務專區配備上網自助設備,在各鎮(街)便民服務中心分別設置網上辦理體驗區,引導群眾自助上網辦理。匯總全市政務服務一體機數據,完成自助機數字門牌信息填報及發布。完善市政務服務中心24小時自助辦理區智能終端功能,完成各鎮(街)便民服務中心和中國銀行等3處政務服務代辦點,自助服務終端功能優化升級,提升了企業和群眾“自助辦”“線上辦”便利度,提高了基層政務服務“一次辦好”覆蓋廣度和服務能力。努力拓展政務服務供給渠道。以群眾需求為改進方向,常態化實施“周末節假日不打烊、午間服務不斷檔、預約先時、預約延時”等服務模式。為方便退役軍人及家屬辦理事項,推出“兵至如歸”政務定制服務,開設39個“服務專窗”、明確“服務專員”、設置“服務專區”、開通“服務專線”解答咨詢,提供預約服務,該項舉措獲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專題報道,已服務退役軍人及家屬57次。不斷完善政務服務中心功能分區,打造政務服務會客廳,設立戶外工作者服務站,完善大廳無障礙設施及各項輔助設施升級改造,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辦事體驗。在全市4處貨運車輛檢測站設立道路運輸便民服務站,將普通貨車道路運輸證的核發、換發、補發等高頻業務前延至便民服務站辦理,免除了營業戶往返檢測站和政務服務大廳“來回跑”的困擾,目前已為業戶辦理證照320件。
過去一年,我們堅持有解思維,全速助力項目更快落地
全程幫促升級“一企一策”服務。靠上服務恒瑞磁電等4家幫促企業,量身定制服務保障方案,提供全時在線專業服務,積極作為破解制約企業發展的難題。開展“項目落地、審批先行”行動,及早介入,實現審批部門與建設單位“相向而行、雙向互動”。制定重點項目“一項目一推進專員”實施方案,組建8支幫包團隊,由科級干部帶隊,每月深入企業送政策、送服務、解難題,按照項目實施進度,精準提供政策咨詢和辦件指導等服務。今年以來,先后為重點項目提供全流程主動服務203次。配備8名招投標服務專員,為重點項目招投標提供專項服務39次。2024年度262個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中,有255個已完成了項目立項,251個完成了能評(節能承諾),149個已完成或部分完成規劃許可,109個已完成或部分完成了施工許可。主動創新破解項目落地難題。組織召開工改領域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會16次,深入研究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結合工作實際,減材料、減環節、優流程,推出更多創新舉措。實行建筑工程施工許可關聯事項與雷電防護裝置設計審核集成辦理,將“建設項目開工一件事”的事項覆蓋范圍擴容至10項;推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無紙化申報及電子智能輔助審圖,持續提升建設項目審批全程網辦深度;以“預建廠房與項目審批雙鏈推”模式審批工業項目5個;“零增地”審批模式迭代升級至2.0版本,創新租賃土地新建工業廠房手續辦理方案,破解了山東杭氧10.5萬方/小時空分擴建等3個重點項目產業鏈關聯項目難以就近落地的難題,有效降低了企業延鏈生產經營成本。實施“集中勘驗+聯合評審”集成服務,探索遠程視頻勘驗常態化;推行“一次踏勘、結果共享”,既減少了對企業的打擾,也為項目開工建設節約出大量時間。培育動能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企業信息變更一件事”、“企業注銷一件事”等改革順利完成,市場主體活躍程度進一步提升。全年辦理各類市場主體設立登記2.48萬余件、信息變更(備案)登記1.60萬余件、注銷登記1.71萬余件,各類市場主體總量發展到23.8萬余戶。“開辦道路運輸企業一件事”將“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許可”、“道路運輸證辦理”、“營業執照信息核驗”三個事項融合同步辦理,由原來的18份申請材料壓縮至2份,為新設立道路運輸企業提供更多便利,目前已辦理600件。“馬鈴薯產業一件事”深化部門聯合,以優質審批服務促進鄉村振興?!伴_辦職業培訓學校一件事”、“人力資源服務一件事”為我市“強工興產、項目突破”攻堅行動和工業倍增計劃提供更堅實人力資源服務支撐。
過去一年,我們堅持黨建引領,全面建設更強政務服務隊伍
模范機關建設再上新臺階。緊扣全市高質量發展大局,以“信仰之光·四季善政”黨建品牌凝聚工作合力。組織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班,以理論學習提升黨員干部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集體學習12次,以黨紀學習教育為契機,帶頭學黨紀、學法律、學業務、提能力。舉辦法治培訓講座4次,開展主題普法活動6次,增強黨員干部學法知法、守法用法意識。制定本部門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制度,全年組織行政許可聽證3次、實施重大行政許可案件法制審核9次、負責人集體討論行政許可決定5件,有效保障了行政許可依法依規實施。領導干部開展“每月一本書”書籍流轉共學活動,已流轉至第4輪。組織干部作風建設暨能力提升專題培訓,邀請律師及專家為干部職工授課。常態化實施“干部上講臺”,組織專題宣講、實地教學等66次,加強學習型、服務型機關建設。組織21個鎮(街)便民服務中心負責人、市政務服務中心進駐單位首席代表、業務骨干56人參加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專題培訓,學習外地先進經驗,激發我市政務服務隊伍干事創業內生動力。大力倡樹“快高實優嚴”工作作風,牢固樹立“不把自己當官、不向企業說不、不當‘二傳手’、不摻雜個人私利”的“四不”服務理念,甘當企業“店小二”,做好項目“服務員”,努力提升窗口服務水平,樹立全市政務服務新形象。幫辦代辦服務能力再提升。牢記服務天職,踐行初心使命。8名科級干部分別幫包鎮(街)便民服務中心,指導各鎮(街)按照“七有”標準(有窗口、有人員、有指南、有制度、有臺賬、有事項清單、有責任清單)優化升級幫辦代辦專區(專窗)。拓展305個幫辦代辦增值服務事項,完善幫辦代辦服務“進企業、進項目、進園區、進社區、進農村、進商街”。實施“政務服務+商會”新模式,組建“e企幫辦”商會服務團隊,明確業務骨干擔任商會企業聯絡專員,讓商會成員企業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到企業開辦等高質量政務服務。充實“善跑腿”幫辦代辦服務隊伍,已配備專兼職人員1400余人,全年為企業和群眾提供幫辦代辦服務4.60萬余人次,有效滿足了群眾“就近、便利、高效”辦事需求。群眾訴求處理質量再提檔。扎實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深入推進服務質效提升問題專項整治。創新開展“調研發現”活動,常態化實施“局長科長坐窗口”和“我陪群眾走流程”,親身感受群眾辦事體驗。聘任25名政務服務監督員,召開3次“我為政務服務發展提建議”座談會,收集到5個方面38條問題及意見建議,提出針對性整改措施40條。認真做好市紀委監委派駐第一紀檢監察組駐點監督反饋問題整改,目前全部反饋問題均已整改完畢。加強服務大廳規范化管理,領導干部每日6次對大廳不定時巡檢,現場處置突發情況。全年承辦12345政務服務熱線和“棗解決·棗滿意”交辦工單190件,按時辦結率和滿意率均為100%。強化責任擔當,變信訪工作“被動接招”為“主動破題”,積極與信訪人對接溝通,化解信訪積案2件,全年無新增信訪案件。